华夏大学生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32|回复: 6

第五章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8 11:04: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五章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一)社会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1)作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地理环境及其在社会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自然环境或地理环境是指与一定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相联系的自然条件的总和。自然环境是社会存在或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它在社会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首先,自然环境提供了社会生活和生产资料的来源。离开一定的自然条件,人们就不可能进行生活和生产。其次,自然环境的优劣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并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优良的自然环境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恶劣的自然环境则不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再次,自然生态平衡对社会生活起重要作用。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平衡,是社会得以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如果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就会给社会带来危害。自然环境的作用要受社会发展状况的制约,特别是受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制约;自然环境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不能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2)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人口是指从事生产和自我生产的人们。人口因素包括人口数量、质量、增长率和密度等。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社会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首先,人是从事物质生产活动和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承担者。没有人,就没有社会。其次,人口的数量和质量等因素对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适度的人口对社会发展起加速作用;过密或过疏的人口对社会的发展则起延缓作用。在现代社会,人口的质量(智力、体力等)、职业构成、教育程度和技术熟练程度等状况,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人口因素要受社会生产状况和社会制度的制约,它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不能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人口增长或自我生产的规律是社会规律,而非自然规律。物质资料的生产与人口生产相互制约,但物质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方面。人口的增长要同物质生产发展相适应,同自然资源相适应。

  2.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1)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社会虽然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但它又同自然界有本质区别。唯物史观从实践活动特别是劳动出发,揭示了社会的本质特征,认为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发源地,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实践决定了社会历史规律不同于自然界发展的规律。社会历史规律的主要特点在于,社会历史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首先,社会历史规律是在人的活动中形成的,是在社会历史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没有人们的实践活动,就不可能形成社会历史规律。其次,社会历史规律的实现也离不开人的活动。人们不仅能够认识社会历史规律,而且能够在正确认识的指导下改造世界。社会历史规律实现的过程,也就是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展开的过程。例如,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在人们的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也是在人们的经济活动中实现的。与社会历史规律不同,自然规律的形成和作用都是盲目自发的,不需要人的活动干预。

  复习本章时应着重掌握的知识点有:①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原理及其现实意义。③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④社会存在与意识形态的相互关系,尤其是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2)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构成了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的活动有多种多样的形式,而最基本的活动是物质生产实践,它是人类社会的深刻基础。包括政治、军事、艺术、文化、宗教、哲学在的一切活动都是建立在生产活动的基础之上的。生产活动是全部社会关系的物质根源。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决定着人类社会的政治结构和文观念结构。

  (3)社会历史是自然历史过程。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不同,但是二者又有许多相似之处。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在本质上是客观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人类社会是在自然界长期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人类社会离不开自然界,必须以自然界为其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前提。社会历史发展与自然历史发展的一致性表现在:首先,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一样具有客观实在性。它是以物质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特殊的复杂的物质体系。其次,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人类社会的发展受其内在的客观规律所支配,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

  4)生产方式在社会历史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们为了获取物质资料而改造自然的劳动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或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社会发展中的决定力量。首先,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是通过生产劳动产生的。生产劳动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为人们从事政治、科学、艺术等其他活动创造了物质条件。其次,生产方式最终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基本面貌,决定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再次,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最终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3.努力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

  努力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历史是自然历史过程,是2004年新增加的知识点。考生应重点掌握其内容,有可能的辨析、分析这形式考查。

  为维护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生活条件,就必须努力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以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为前提。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已成为当前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而尖锐的问题。

  自然环境和人口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伴随着全球问题特别是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的问题日益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核心内容就是要求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它认为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发展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还应考虑后代人的需要;今天的人类不应以牺牲今后几代人的幸福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这一原则已被国际社会所公认。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使经济发展能持续进行下去。目前,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指导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面临着发展经济和改善环境的双重任务。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匮乏,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较严重。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切实保护资源和环境,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要根据我国国情,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合理利用资源,克服浪费现象,加强治理污染。当前,我国人口多,增长快,与生产力发展、国民经济的增长不相适应,不利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必须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控制人口的增长。要正确理解和处理人口与经济发展、人口与社会进步、人口与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

  4 社会生活在本质是实践的

  实践活动是使人从动物中分化出来而成为人的基础,也是使社会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形成社会的基础。历史唯物论对社会生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揭示,就是着眼于实践并以实践为基础来进行的。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这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生产劳动实践是人类社会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的前提。自然界原来只是客观物质自在存在的一种形式,自然界的物质运动是自发的、无目的的运动。而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本质上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这种实践活动体现了人类活动的特性,同时也创造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第二,实践活动构成人类社会生活的实质和内涵。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如社会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等都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第三,实践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关系的活动,这种活动不断推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从而构成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5.社会历史是自然历史过程。

  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不同,但是二者又有许多相似之处。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在本质上是客观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

  人类社会是在自然界长期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人类社会离不开自然界,必须以自然界为其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前提。社会历史发展与自然历史发展的一致性表现在:首先,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一样具有客观实在性。它是以物质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特殊的复杂的物质体系。其次,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人类社会的发展受其内在的客观规律所支配,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


 楼主| 发表于 2013-7-8 11:05:1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社会的经济结构

  1 社会的经济结构是指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社会结构是指社会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的方式,其内容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的有机结合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结构。社会经济结构是指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事实上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要把握社会经济结构的本质,首先就要了解生产力的构成及其特点。

  2.生产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1)生产力的构成生产力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解决社会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改造和利用自然使其适应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其构成基本要素是: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劳动对象是指劳动过程中加工的一切对象,包括没有加工过的自然物和经过一定加工的自然物。劳动资料是传递劳动者对劳动对象的作用的物的总和。其中,生产工具是标志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此外,劳动资料中还包括动力、能源、运输和贮藏系统等等。劳动者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术和知识、智力的人,包括体力和脑力劳动者。劳动者是生产力中的能动要素,起主导作用,是生产力的首要因素。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在社会发展中,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现代社会第一生产力。科学是反映事物规律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理论体系,技术是科学在生产中的运用,表现为工艺、方法、经验和能力等。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智能性要素,它渗透于生产力三个实体要素之中,它可以转化为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物化于劳动资料之中,扩大劳动对象,转化为生产管理手段。在现代生产中,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生产力。理由是:

  第一,它对现代生产力发展起着第一位的变革作用,同生产力发展日益构成倍数或指数关系,引起生产力成倍或跳跃式发展。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的有机统一体。在考察社会生产力状况时,不仅要重视物的因素的作用,更要重视人的因素的作用。要特别注意理解生产力是一种物质力量。它之所以是物质力量,是因为,每一代人所面临的生产力是一种既得力量,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另外,生产力的构成要素都是物质的。生产力诸要素中,人的因素是主导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同志在总结当代新科技革命的基础上提出的。复习时要掌握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特征,要结合知识经济的特点理解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原因。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力量,主要要理解生产力是一种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的物质力量。这部分内容可出选择题和辨析题:如“科学技术作用日益突出,因而社会的发展将由精神因素起支配作用。”阶级的起源,不是暴力的结果,不是分配不公的结果,国家的产生与阶级是密不可分的,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社会结构问题不是考试的重点,但要理解社会的物质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意识结构的关系。注意经济决定政治,而不是相反。有些同学误认为政治决定经济,这是本末倒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主要的问题是要把握科学技术的作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途径。这一观点的现实意义--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依据。

  第二,它日益成为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先导和基础。在现代生产中,首先是科学的发现和突破,而后应用于生产过程,开辟大批新产业。

  第三,它日益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科技因素在国民经济增长诸因素中的比重,已由上世纪初的5%~10%,上升到上世纪中期的50%,进入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已高达60%~80%,有的产业部门甚至达到100%。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一个历史性命题。

  第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实践意义:它是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理论基础。首先,发展生产力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把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上来。其次,努力发展高科技,振兴教育,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才能在激烈竞争中取得主动,也才能实现现代化。再次,要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教育是基础,今后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由于生产工具是生产力水平的标志,而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它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转化为直接生产力,在社会生产中发挥其巨大的作用。科学,特别是技术往往形成新的生产工具,可以创造出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因此,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4.生产力的物质性、社会性和历史性

  (1)生产力物质性:生产力的基本构成要素是物质的实体;它是前人创造的物质结果,又是人们现实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出发点;生产力发展有其客观规律,是一种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得的现实的物质力量。

  (2)生产力的社会性:它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产力诸要素才能现实地结合起来;生产力实际上是以劳动者的协作分工为中介的社会力量。

  (3)生产力的历史性,它随着人们历史活动的变化而变化,这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生产力总是具体的,历史的不存在抽象不变的生产力。

  5.顺应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做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

  阶级与阶层是两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范畴。阶层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同一阶级内部按照经济地位或其他标准划分成的若干层次;二是指阶级以外的社会集团的划分,如知识分子阶层。阶层在某些特征上与阶级可能有一致的方面,也可能有不一致的方面。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坚持阶级分析方法,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去观察和认识阶级社会的社会历史现象。阶级分析方法为我们透过迷离混沌、纷繁复杂的阶级社会现象,认识阶级社会的本质和规律,提供了一条指导性的线索。阶级分析方法要求全面分析阶级状况,分析各阶级的经济地位、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从而对整个阶级关系和阶级力量对比加以全面的、动态的把握。在对社会现象进行阶级分析时,要严格区分阶级矛盾和非阶级矛盾,区分基本阶级与非基本阶级,区分阶级对立与阶级差别,区分不同的阶级与不同的阶层,区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要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斗争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阶级斗争,是历史上的阶级斗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特殊形式的遗留。阶级斗争的形态已不再是完整的两大对抗阶级之间的斗争,而是人民群众同各种反社会主义分子之间的斗争。阶级斗争已经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由于国内外敌对势力还存在,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仍将长期存在。从长远看,阶级斗争会逐步趋向减弱、缓和到最终消亡,但在某种条件下,阶级斗争还可能激化。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把阶级斗争扩大化是一种错误倾向,主张阶级斗争“熄灭论”也是一种错误观点。

  6 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内在结构

  (1)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客观的,其性质是由生产力状况所决定的,并总是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同时,生产关系又是人们的全部社会关系中最本质、最基本的关系,直接决定其他社会关系。生产关系就是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

  (2)生产关系的内在结构生产关系是一个有着内在结构的系统。

  1)从静态说,生产关系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分配关系三个方面构成的。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基本的方面,它构成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这是因为,只有生产资料所有制才能把生产力中人与物的要素结合起来,成为现实的生产力;只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才是区分社会经济结构或经济形态的基本标志;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生产关系的其他方面,有什么样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就有什么样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有什么样的分配关系,可以说,生产关系本质上就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关系。

  2)从动态说,生产关系贯穿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全过程。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中,生产这一环节居于主导地位。生产资料所有制需要通过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来维持,需要通过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运转过程才能实现和体现出来。

  (3)生产关系的本质。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和物质利益关系,马克思把生产关系称为人们之间的物质关系,列宁称为物质的社会关系。由于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生产关系的其他方面,有什么样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就有什么样的人与人的关系,就有什么样的分配关系,可以说,生产关系本质就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

  (4)生产关系与阶级结构与生产关系相联系,出现了特殊的人群共同体--阶级。除原始社会外,到目前为止,社会的经济结构中都存在着阶级这种人群共同体。所谓阶级,是指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表现为阶级关系。阶级的特点:

  1)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阶级划分是由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经济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和结成的不同关系所决定的。这就是说,区分阶级的根本标志,是看其与生产资料的关系,是否占有生产资料,是否占有其他集团的劳动。阶级当然会有政治思想以及其他方面的特征,但阶级的形成及其实质,均根源于经济,阶级首先是一个经济实体,所以只能按经济标准划分阶级。

  2)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阶级是生产力有所发展,但又发展不足的产物。阶级的产生有一定的条件:一是要有可供占有的剩余产品;二是需要有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确立。剩余产品的出现提供了阶级产生的可能性,私有制的确立则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阶级不会永远存在下去,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条件下,阶级将归于消灭。

  (四)社会的政治结构

  1 社会的政治结构是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社会政治结构是指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同经济基础相对应,政治结构又称为政治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是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政治法律制度、国家政权及其机构、政党、军队、警察以及法院、监狱等设施。掌握着国家政权的阶级决定国家政权的性质和整个政治上层建筑的性质。

 
 楼主| 发表于 2013-7-8 11:0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社会的政治结构

  1 社会的政治结构是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社会政治结构是指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同经济基础相对应,政治结构又称为政治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是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政治法律制度、国家政权及其机构、政党、军队、警察以及法院、监狱等设施。掌握着国家政权的阶级决定国家政权的性质和整个政治上层建筑的性质。

  (1)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政治上层建筑是人们根据经济基础的要求,并通过人们的意识而形成的,是“思想的物质附属物”。从其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并且总是表现为一定主观意图的贯彻来说,它是通过人的思想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因而是派生的、第二性的东西。社会的政治结构是集中反映阶级的经济利益,它建立在经济基础上,并为经济结构服务。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既是集中起来了的经济,又是集中起来了的一定阶级的利益,从而更有效地为经济基础服务,实现一定阶级的利益。在社会的政治结构中,国家政权是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是政治体系运行的基本设置。

  (2)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

  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一个历史范畴、阶级范畴。国家是伴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注意政治上层建筑与思想上层建筑的区分与联系,这是没有考查过的知识点。政治结构要注意把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和政治上层建筑、思想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问题。政治上层建筑起作用的性质问题,或者政治上层建筑反作用的问题,可用辨析题来加以考查。

  国家本质上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国家组织的主要成分是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暴力工具,它们根据统治阶级的意志,执行暴力镇压等职能。国家表面上是全社会的代表,是独立于各阶级之上的社会力量,而本质上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暴力工具。

  国家的职能是国家本质的体现。一般来说,国家有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两种基本职能。国家对内职能有三个方面。政治职能,主要是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对统治阶级实行民主,对被统治阶级和敌对分子实行专政。经济职能,运用政权力量巩固和发展自己的经济基础,组织、调节、干预经济生活,维护统治阶级的经济利益。社会职能,调整社会关系,调节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秩序。国家的对外职能主要是组织国防,防御外来的侵略和颠覆,调整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保护本国利益不受侵犯。

  (3)国体和政体。

  从国家的内容和形式上看,国家具有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它表明国家的阶级本质,即哪个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国体是划分国家类型的标准。国家分为剥削阶级国家和无产阶级国家两种基本类型。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其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政体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表明统治阶级如何掌握政权。政体是国家的形式方面。历史上存在君主制和共和制等基本类型。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体与政体是辩证统一的,二者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作用于国体,为国体服务。

  (4)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和基本职能,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及其实质。

  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是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资产阶级作为一个整体对国家的控制,是通过其政党、通过国家机构少数政务要员来执掌政权的。资产阶级执政党的更迭,国家机构人事的变动,并不改变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具体表现在资本主义国家对内对外的各项基本职能上。资本主义国家首要的基本的对内职能是实行政治统治。此外,还有干预经济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管理社会事务丝毫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性质,相反,使资产阶级能更有效地实现阶级统治。对外职能是对内职能的延伸,主要是向外扩张和掠夺,同时保护本国主权和利益不受他国侵犯,以及进行政策的国际协调等。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及其实质是:第一,民主是一个多义词,它的本质含义是指一种国家制度。作为国家政权的构成形式和组织原则的民主,是指在一定阶级的范围内,根据平等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所以,民主总是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一定社会的民主,总是属于统治阶级的民主,并且是体现和维护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民主。资本主义民主也不例外。资本主义民主的实质是资产阶级民主。第二,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两重性。资本主义民主对资产阶级来说具有真实性,对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来说则具有狭隘性、虚伪性和欺骗性。首先,国家的本质与国家职能问题可以出辨析题或选择题。

  意识形态和社会存在的相互关系及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原理是本节复习的重点,要着重掌握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和能动性的表现。注意掌握这一原理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于高举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旗帜,抑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影响的重要意义。重视科学,反对迷信,反对各种歪理邪说的意义。革命理论对于实践的巨大指导意义。

  资本主义民主是由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决定的。资本主义民主建立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是以金钱和财产为基础的民主,它不可能是对有产者和无产者、剥削者和被剥削者一视同仁的完全真实的民主。资本主义民主只能是资本家享有的民主,是少数人狭隘的民主。其次,资本主义国家宪法和法律规定侈谈全民民主,但在具体实施条文和具体办法上却附加种种条件和限制,使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事实上不能像资产阶级那样同等地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是作为封建专制制度的对立物出现的。它经过几百年的不断充实改进,已形成一套相当严密的制度。它用议会制代替君主制,用普选制代替世袭制,用任期制代替终身制,用“三权分立”强化分权和制衡效能。这种政治制度较之封建专制制度,是巨大的进步。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终归是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一种方式。资产阶级的平等权利消除的是等级特权,保护的是阶级特权。
 楼主| 发表于 2013-7-8 11:06:26 | 显示全部楼层
(五)社会的观念结构

  1.社会观念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有机整体

  社会的观念结构是指由各种意识形态组成的有机系统,是具有确定规范的意识形态的联结方式。与经济基础以及政治的上层建筑相对应,观念结构又称思想的上层建筑。它同政治结构一起构成了社会上层建筑的整体。社会的观念结构是社会经济结构的反映,它耸立在经济结构之上,为经济结构服务。按反映社会生活的侧重面和方式的不同,观念结构分为艺术、道德、政治法律思想、宗教和哲学等不同形式。这些形式各有特点,它们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组成了社会观念结构的整体。

  2.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在人脑中的能动反映,这主要是因为:第一,意识形态是人们对一切社会生活过程和条件的主观反映,归根到底是对社会物质生活及其条件(主要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主观反映。意识形态的内容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第二,在社会历史中,没有一成不变、永恒的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它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是社会存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在观念形态中的反映。第三,在阶级社会里,意识形态一般都打上了特定阶级的烙印,反映了特定阶级的阶级利益和阶级需要。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的思想与被统治阶级的思想是根本对立的,认为在阶级社会中存在超阶级的、统一的意识形态,是错误的。

  3.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及其社会功能

  (1)社会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

  从总的过程来看,意识形态的发展取决于社会存在的发展,同时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能动性,即意识形态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特有的能动性和发展规律。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和能动性表现在:对社会观念结构的涵义应有所理解。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应该掌握。社会意识结构从不同角度可划分为:从社会意识主体的角度分为个人意识和社会意识。从反映社会存在的程度和水平角度可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从与经济基础关系的角度可分为社会意识形态和非社会意识形态。注意把握社会意识形态的特点。关于社会的观念结构问题要求理解其不同的划分标准及其基本因素,不作重点要求。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有紧密程度的区分,要注意理解把握。意识形态的一般特点问题应该牢牢掌握。特别是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阶级性这一点。在阶级社会里,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统治阶级的思想。社会意识形态相对独立性原理在当前形势下还应该特别注意把握。

  第一,意识形态和社会存在在发展变化上的不完全同步性。意识形态的发展变化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并阻碍其发展,有时又能预见并指导社会存在的发展。第二,意识形态同社会经济之间在发展上的不平衡性。历史上许多经济落后的国家,往往在思想领域超过经济发达的国家。第三,意识形态发展的历史继承性。每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意识及其诸形式都和先前的社会意识遗产有继承关系。每一时代的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在认识和解决当前社会存在的种种问题时,都要批判地吸收前人所创造的有价值的思想材料,从而把社会的科学文化向前推进一步。第四,意识形态各种形式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意识形态各种形式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它们又都互相影响并对经济基础产生影响。第五,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这是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及其发展不是消极被动的;从质的方面,先进的意识形态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起消极的阻碍作用;从量的方面,意识形态的作用有程度的深浅、范围的大小和时间的长短的区别。当然意识形态发展的相对独立性只具有相对的意义,意识形态的作用归根到底是受具体的社会存在所制约的,并且只有凭借社会存在、通过社会实践才能实现。

  (2)意识形态相对独立性原理的实践意义。

  意识形态相对独立性原理对我们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表现在:第一,要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物质成果的总和,它包括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的规模、社会物质财富的积累等,主要侧重于生产力发展的成果;精神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物质基础和前提,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特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第二,要在当前纷纭变化的形势下认清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社会意识形态属于思想上层建筑,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及社会意识发展的历史继承性,决定了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仍将继承存在,甚至激化。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和充分的准备。

  (3)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

  意识形态具有反映社会存在,维护或批判现实,调控社会和人的活动以及创新等作用。其社会功能具体体现为:应该把握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问题。生产关系是人与人社会关系最基本的关系。生产关系构成的三方面中,所有制问题是最基本的方面。生产关系两大类型的含义要搞清楚。在掌握生产关系的两种基本类型时,要注意正确理解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与这种生产关系中所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之间的关系。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关于所有制问题的论述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基础之上的。生产关系是一种物质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关系。生产关系诸方面的关系,这些知识点都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把握。

  生产关系没有从定义角度考过,但是要注意把握的一个问题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根本的关系是生产关系,社会生活中的一切关系,都是建立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的,一切社会关系都可以归结为生产关系,同时一切生产关系又可以归结为生产力,因此,我们才说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问题是近年新增内容。重视意识形态的作用,是应加以注意的问题,特别是在我国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依然存在的条件下,更要注意意识形态的导向作用和阶级斗争在一定领域存在的长期性和复杂性问题。第一,反映社会存在是意识形态的认识功能,是社会意识首先和基本的功能。意识形态无论正确与否,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它们的根源。第二,意识形态,特别是其理论形式具有对现实维护或批判的功能。一般说来,社会意识形态对与其性质相同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形态采取维护态度,而对与自己相对立的社会经济形态、上层建筑与政治持批判态度。第三,意识形态还具有调节和控制个人、群体、社会及其相互作用的功能。控制是对人的活动稳定性的把握,它力图促使人的活动按一定计划、方式进行,以便达到控制的目的;调节则是对人的活动变动性的反应,它依据实际情况部分地改变人的活动计划、活动方式,以便达到调控的目的。第四,意识形态具有明显的创新功能,突出表现为它能超越社会现实的局

  限而创造新的思想观念,进而在新观念指导下实际地改变社会现实,创造新的社会状态。

  (4)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

  在意识形态领域里还存在着阶级斗争的问题,无产阶级思想同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特别是资产阶级思想的斗争还具有长期性、复杂性。之所以是长期的是因为:第一,由于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较低,私有制残余还将长期存在,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思想、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将长期存在;第二,由于国际上帝国主义依然存在,国际资产阶级思想对我国的渗透是不可避免的,他们将采取各种手段与我们进行较量;第三,由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封建特权思想,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思想将在我国长期存在。因此,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斗争,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才能解决。

  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又是相当复杂的,因为社会意识领域的斗争是解决人们精神世界的问题,即解决人们的世界观、思想认识的问题。这种斗争是争夺人心的问题。因此,思想斗争与其他斗争不同,它不能用行政命令的方式,不能用简单的、粗暴的强制方法强迫人们放弃某种思想、某种认识,或者接受某种思想和认识,而只能用细致的讲理的方法,用民主的、讨论的、说服教育的方法,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来提高人们的认识,从而解决人们的世界观、认识问题。

  4.社会观念结构的不同形式

  依据反映社会生活的侧重面和方式的不同,观念结构分为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和哲学等不同的形式。

  (1)政治思想政治思想是一定阶级、集团对社会政治制度、政治生活以及各个阶级或社会集团的政治地位、政治关系等问题的观点、理论的总和。

  (2)法律思想法律思想是一定阶级、集团对于法的关系、规范和组织程度的观点、理论的总和,它直接体现在法律制度和各种法律之中。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是经济基础最集中、最直接的反映,在阶级社会中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并在社会意识形态的各种形式中起到核心作用,直接作用于经济基础。

  (3)艺术艺术是通过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并通过美的感染力具体地影响人的思想感情和社会生活的意识形式。

  (4)道德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行为规范的总和,既包括道德思想观点,又包括在道德思想指导下的情感、情操和风格等道德品质。道德是一种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来起作用的一种精神力量。在阶级社会道德有着阶级性,资产阶级道德和社会主义道德有着本质区别,前者以个人主义为核心,后者以集体主义为核心。

  (5)宗教宗教是统治人们的那些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头脑中虚幻的、颠倒的反映,是由对超自然实体,即神灵的信仰和崇拜来支配人类命运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6)哲学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从世界观的高度反映社会存在并指导人们的思想和社会生活的实践。
 楼主| 发表于 2013-7-8 11: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5.法律与道德

  法律思想与道德都属于社会观念中的不同形式。法律思想是人们关于法的关系、规范和设施的观点和理论的总和。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在社会的观念结构中,法律思想与道德是比较直接作用于社会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式。

  对于社会的发展来说,法律与道德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的区别:①起作用的方式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并通过政治力量来强制维持,道德则靠社会舆论、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来起作用。②起作用的范围不同。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范围比法律要广。一般地说凡违法的行为都是不道德的,但并不是所有不道德的行为都是违法的。对于法律范围以外的行为,道德起到调节、制约的作用。③所起的具体作用不同。法律使人明确罪与非罪、违法与不违法界限,道德使人明确是与非、善与恶的界限。④起作用的时间不同。道德在原始社会便已产生,并将永远伴随人类社会之始终,法律只是阶级社会中所特有的现象。⑤单一与多样的不同。在一个社会中只有一种性质的法律,即统治阶级的法律,而道德则有多样性,除了统治阶级的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而存在外,各个阶级都会有自己的道德。

  二者的联系:①法律和道德都是一定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都是社会观念结构的不同形式。②在阶级社会中,二者都是与一定的阶级利益相联系,都具有阶级性。③道德的行为与合法的行为相联系,不道德的行为与违法的行为相联系。法律与道德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关系说明:一方面,既然二者相互区别,那么,二者也就不能相互代替,有各自存在的必要;另一方面,既然二者相互联系,因而可以相互补充。巩固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既要有法律的“硬”的一面,在“依法治国”的同时,还要辅以“以德治国”,辅以道德的“软”的一面。法律与道德在内容上相互。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是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关联的问题,因此,应注意其区别与联系。补充、相互渗透,形式上相互交叉、相互作用,在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彼此协同合作,实现对社会生活的作用。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表明,“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必须结合起来,在以“依法治国”为主的前提下,必须辅以“以德治国”。不与道德结合的法律是不完全的,不与法律结合的道德又是软弱无力的。在改革开放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现阶段,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强调“依法治国”的同时,辅以“以德治国”是十分重要、十分必要的。因为仅仅做到不违法,这是低标准的,只有以无产阶级的道德标准严格“自律”,才能推动社会向好的方面不断发展,才能真正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6.文化的本质和功能

  (1)文化的本质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文化包括各种观念形态,但不等于观念形态。文化是包括人们的风俗习惯、行为规范以及各种意识形态在内的复合体。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首先决定一定形态的文化;然后,一定形态的文化又给予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以影响和反作用。

  (2)文化的功能

  文化的功能主要是:第一,保持社会正常运转的功能。在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具有维护和巩固这种社会制度,调控并使其正常运转的功能。第二,知识传承的功能。人类社会的进步体现在,每一代人都是在前一代人所取得的成就基础上不断发展的,而文化则起到把每一代人的知识传承下去的功能。第三,文化对人具有教化的功能,人创造文化,文化又塑造人。第四,文化的功能集中表现为建构民族心理,塑造民族性格,形成民族传统。

  7.努力创造先进文化,引导人和社会全面发展

  文化建设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先进文化,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实现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创建先进的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文化建设,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8.文化与文明,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的协调发展

  文明是标志社会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的社会历史范畴。所谓文明,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各种成果和财富的总和。人类文明主要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个方面。物质文明是人类在经济领域中创造的财富和成果,主要表现为社会物质生产和经济生活的进步,如生产力的发展,物质财富的增多,生活水平的提高等。政治文明是指在政治领域中创造的财富和成果,主要表现为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进步,如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等。精神文明是指在文化领域中创造的财富和成果,主要表现为社会精神产品和精神生活的进步,如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等。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物质文明是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物质基础或条件;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政治保证,制约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方向;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这三个文明的发展状况是社会发展水平的基本标志。在社会有机体中,经济、政治、文化是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着的。必须三个文明一起抓,实现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发展,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Ⅳ常见错误点拨

  (1)社会历史发展既然具有规律性,历史事件也可以重复。历史规律的存在,不等于历史事件可以重复。任何一个历史事件是历史主客体多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总是具体的、个别的,都是不可重复的。社会历史规律的重复性是指同类历史事件中共同的本质的东西一再发挥作用。

  (2)社会历史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在于自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规律是主观的。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不在于自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规律是主观的,因为任何一种规律都是客观的,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其区别在于社会历史规律必须要有人的参与才会实现,自然规律则无需人的参与,是自发地起作用。

  (3)生产力中由于包含劳动者,因而生产力是精神力量。虽然劳动者是生产力的要素之一,而劳动者又是有思想、有意志的,但是生产力却是社会的物质力量。因为生产力归根到底是一种既得的力量,人们是不能自由选择的。它是前人活动的结果。

  (4)只有先进的社会意识才能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实际上不论是先进的社会意识,还是落后的社会意识都会对社会存在产生反作用,只不过反作用的性质不同而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统计|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南京虚数灵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苏ICP备2023024155号 ) | 公安备案号:32010402000195

GMT+8, 2024-3-28 20:20 , Processed in 1.10840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